1. 首页 > 星座时间表 > 文章页面

云栖禅寺怎么样,声名远播金山寺

991跨年祈福会见者增福 吉祥如意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云栖禅寺怎么样,以及声名远播金山寺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声名远播金山寺请问如何解脱生与死苦

 

991跨年祈福会见者增福 吉祥如意

   中国大大小小的寺庙很多,镇江金山寺属于古寺名寺。金山寺始建于东晋,距今大约有1600年的历史,是中国佛教诵经设斋、礼佛拜忏和追荐亡灵的水陆法会的发源地,在佛教界很有地位。不过我个人认为金山寺声名远播还应归功于民间传说《白蛇传》“水漫金山”的故事。

    到镇江岂能不去金山寺!2018年5月30日下午,参观完镇江博物馆,我和先生到金山公园参观游览。我前些日子在江苏南京,以及这二天在镇江,天气都不是很好,可我们刚进金山公园,太阳竟然出来了。

    进入金山公园大门,远远就看到金山寺那标志性的塔,不用问路直奔寺庙而去。由于金山寺寺门朝西,此时是下午,阳光正好照在寺门上,寺门上写着“东晋古刹”,上面的“江天禅寺”原来是康熙御笔(现在是仿的)。寺门口有一对大理石狮子,据说摸一摸会给人们带来好运,已经被摸得非常光滑。寺门左侧有一株高大的白玉兰树,此时正是花期,大朵大朵的白玉兰盛开,花香袭人。

    金山寺建在海拔只有43.7米的金山上,金山原本是长江的一个小岛,19世纪七十年代逐渐与陆地相连,上世纪初全部上岸。金山寺依山而建,规模宏大,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观音阁、慈寿塔,一层层阁楼,一座座楼台,把山体严严实实包裹起来,我们从右侧一路走过,只见金碧辉煌的寺庙,不见山体。这就是金山的“寺裹山”的建筑特色。

    我不是佛教徒,但进入寺庙会礼佛,未进寺庙之前即按金山寺的指引在指定地方上香拜了佛,虽然写着香是免费领取,我还是随缘了。谁知进入天王殿就被热情指点我们上香的人引导到两位僧人面前说要除太岁,两位僧人竟然大声招揽进殿的人除太岁,吓得我几乎是落荒而逃了。出来看到大雄宝殿,正门拦着的,左右的门不知能否进去,又担心进入大殿会有同样的遭遇,所以也敢不进大殿了,沿着大雄宝殿的右侧绕殿而行。

    从大雄宝殿右侧一眼看过去,蓝色的天空、黑色的飞檐,黄色的墙体、红色的门窗,灰白的石阶,飞檐上摇曳的铃铛......看到这画面忍不住停下脚步,久久不愿离去。

    转到大雄宝殿后面,可以看到刚刚看到飞檐的主体——藏经楼,此时正好有一导游在讲解,说藏经楼是没有被1948年大火烧毁的老建筑。站在大雄宝殿后抬头仰望,藏经楼高大宏伟,让人肃然起敬。藏经楼左后方的塔,就是著名的慈寿塔。

    从藏经楼的右侧继续上行,经过一个石拱门时,看到一幅很美的光影图,站在石拱门下,看到一黄色的拱形门,门上的字是“止于至善”,门后有台阶,望不到头的台阶一半明一半暗,感觉门后会有另一个时空。

   穿过那道让我觉得“神秘”的门,左边是灰白的石栏杆,右边是黄色的院墙,感觉非常静谧。沿着石阶拾阶而上,就看到两扇紧闭的金属门,这就是著名的苏轼抄经处——楞伽台。愣伽台,又名苏经楼,位于金山东南侧山腰。宋元丰年间,苏东坡的老师张安道传授给他一部《楞伽经》,并要他印送结缘。金山住持佛印说:“印施有尽,若书而刻之则无尽。”因此,东坡就住在金山抄经,后雕版藏于金山。南宋乾道四年(1168年),寺僧宝印创建楞伽台于方丈室右,并于台畔写经处筑“楞伽室”,以纪念东坡书经之事。

   从楞伽台再往前走,就走到最高点江天一览亭,此时才有在“金山”的感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霸气的康熙御碑“江天一览”;抬头望去,慈寿塔高耸入云;俯瞰四周,近处可以看到规模宏大的金山寺全景,远处可以看到水天一色,也可以看到镇江新貌。如此美景,难怪康熙会御笔一挥写下“江天一览”,不过原碑已毁,现碑为曾国荃模仿。

    金山自然风光就很美,又有金山寺这座古刹,爱江南风光的皇帝自然不会错过,除了康熙,乾隆六下江南,六次到金山寺。所以在山脚下建有一个御码头,传说康熙、乾隆游览金山从御码头上岸。

    慈寿塔后的围墙有“天地同庚”四个字,不知是祈求慈寿塔还是祈求金山寺亦或是人类与天地同庚?

    从慈寿塔北边下山,很快就看到法海洞,不论民间传说如何,法海禅师真的是金山寺的第一任住持。金山寺虽始建于东晋,但到唐朝已经颓败,据说是法海为建寺在山上掘土,竟然掘到金子并全部上交官府,官府把金子上交皇帝,皇帝深受感动,又把上交的金子全部交给法海用于重修寺庙,山从此名金山,寺从此叫“金山寺”。

    出去尊重,我进到法海洞后跪拜了法海的雕像,刚站起来,身后的僧人说:“拜了就要给功德钱。”随缘后,金山寺的形象在我心中彻底毁了,后面的观音阁也无心进去,绕着慈寿塔走了一圈就匆匆往下走。我绕塔的时候,有一僧人正在和一年轻女子交谈,不知是解签还是算命。

    看着金碧辉煌的寺庙,看着“生欢喜心”,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感觉。

   看到导览图上有一个七峰亭,便绕过去看看。原来这座亭子和岳飞有关,记录着民族英雄岳飞和金山方丈道悦的情谊。当年岳飞接到十二道金牌回临安时,曾登金山寺拜见当时的方丈道悦,道悦预测到岳飞的前景不妙,再三劝岳飞不要回去,但岳飞觉得天子之命,不可不从。岳飞遇害时忍不住仰天长叹:“诲不听道悦之言!”

    岳飞遇害后秦桧据此派人追查何人是道悦,追查的人追查到金山寺时道悦正在登台说法,念完一首诗道悦就坐化圆寂了。秦桧听闻后立即派人去金山将当时道悦方仗修行所在地七峰山削平,意图叫金山永世出不了高僧。金山的七座山峰,虽被秦桧派人削平,但后来在原址上造了一座七峰阁,以阁代峰。后来七峰阁毁于大火,这才有了七峰亭。

    除了名族英雄岳飞,还有一名抗金巾帼女英雄与金山有关,她就是大名鼎鼎的梁红玉,家喻户晓的“梁红玉击鼓战金山”故事就发生在金山妙高台。梁红玉应该是史书可查的巾帼英雄。

    从登上金山最高点俯瞰周围美景的那一刻起,就有二个问题就困扰着我:既然金山已经上岸,那现在金山周边的水域是什么?通长江吗?导览图只标明塔影湖,百花洲、天下第一泉在此湖里面,属于金山公园景区,那剩余的大片水域呢?应该是金山湖——镇江新修的集观光游览防洪于一体的新景观。金山湖应该不收门票,和收门票的金山公园是隔开的,所以我们在金山景区里会发现有人在大湖里的路上走,我们却无法走过去。

    从金山寺寺门出来往右走过了观音广场,就看到开阔的湖面,湖里有岛有桥有船有倒影,特别是靠近金山寺的水面修了红色的观光栈桥,和黄色的寺庙一起倒映在水中,非常好看。

   过了栈桥就到了御码头,据说当年康乾二帝就是从此登上金山的,那时金山还在长江里,可以肯定原来的码头不是现在这样的。

   从御码头走到金山脚下就可以看到白龙洞,洞里有白龙青龙雕像,还有一个小洞,上写“根据传说此洞直通杭州西湖”,此洞是否通西湖估计无人想去考证。白娘子水漫金山寺虽然只是传说,但既然金山原来在长江里,千百年来被长江大水淹没一两次还是有可能的。

   除了水漫金山的传说,据说《西游记》中的唐僧出家之地应该为镇江金山寺。因为吴承恩曾多次游览金山寺并留下诗文,《西游记》里描述的唐僧出家场景与镇江金山寺吻合。

    镇江独特的地里位置使它成为古代水路交通的要道,金山寺又是有名的古刹,无数文人墨客都游览过金山并留下诗文:张祜、王安石、范仲淹、辛弃疾、陆游、秦观、苏辙......我喜爱的苏东坡与金山寺更是有渊源:不仅有前面提到的楞伽台抄经,还有妙高台赏月起舞:传说某年中秋苏轼曾在此和佛印等人一起赏月,并请人吟唱他自己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兴之所至随歌起舞;更留有和佛印打赌输给佛印的、如今成为金山寺的四宝之一的“东坡玉带”;苏大诗人为金山寺题诗自然是少不了,梦里都想更是难得:《金山梦中作》“江东贾客木绵裘,会散金山月满楼。夜半潮来风又熟,卧吹箫管到扬州。”

    除了苏东坡在金山寺留下是遗迹,金山寺还有一处地方与一个诗人有关,那就是芙蓉楼,因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而成为名楼。(一)“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二)“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即使不知道王昌龄,但“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句却千古传诵。

    从芙蓉楼这边看金山寺,亭子、三塔、金山慈寿塔交相呼应,遗憾的是几栋拔地而起的高楼让整个画面画风不统一。

    芙蓉楼不远处就是天下第一泉——镇江中泠泉。中国叫天下第一泉的至少有7个,比如济南趵突泉(我去的那年没有泉水)。镇江中泠泉被唐陆羽评为天下第七,被他之后的刘伯刍誉为天下第一泉。中泠泉曾经是万里长江中独一无二的泉眼,取水非常困难,只能在每天子、午时取水。南宋名将文天祥饮此泉水后曾赋诗一首:“扬子江心第一泉,南金来北铸文渊,男儿斩却楼兰诗,闲品茶经拜祠仙。”沧海桑田,由于河道变迁,泉口处如今已经变为陆地,但泉水依然清澈碧绿。我们现在看到的中泠泉石栏是光绪年间镇江知府王仁堪修的,“天下第一泉”五个字也是王仁堪所书。中泠泉后面的亭子为“鉴亭”——以水为镜,以泉为鉴。这么美好的地方,却看到令人不堪忍受的一幕,一年轻小伙子向泉中吐口水,当时只觉胃里一阵翻滚。

    因为怕迷路,我们从芙蓉楼原路返回,路遇钓鱼的人,问此湖是否通长江,答:现在不通了,被闸拦起来了。穿过云根岛、百花洲、镜天园、荷花池,再次走到金山寺,此时寺门已关闭。我们从金山寺门穿过三福桥走到了金山文化广场,巨大的广场、巨大的撞钟台,巨大的转经轮......这是我们参观的最后一个景点,天色已暗,游客都走了,就连大多数店主们走了。此刻,夜幕下的金山寺宁静而祥和。

  再见,有历史、有故事的金山寺。

如果知道生与死是必然的过程,那麽,生命的本身就是尊严。因为生存和死亡,是没有办法分割的;出生时,就已确定了死亡的必然来临。因此,生存并不麻烦可怜,死亡也不需要觉得悲哀凄苦;而是要看我们对生存及死亡的态度而定。

生与死,是一个广泛而深入的题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想法及立场。这个主题,在近叁十年来,渐渐受到东、西方人士的重视,有许多的学者,从哲学、宗教、医学等多角度的立场来探讨。在西藏系统的佛教,谈到很多关於这类的问题,我大致上也看过一些,不过,我今天不是以西藏佛教的角度来讨论,而是以中国汉传系统佛教的立场,来谈谈生与死的尊严。

我不是一个研究生死学的学者专家,我只知道从佛法的观点,对佛法的认识,以及对生死的体验及观察,来加以说明;今天的这场演讲,我将它分为八个子题。

一、由生命的无奈,无所依赖及无所适从,转变为生命的可爱、可贵与自我肯定。

有很多佛教徒,对生命的感受是负面的,认为生命是无奈的、受罪的,是一种负担,这是不了解佛法的原因。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法身的慧命,就是要如何开悟?如何成佛?开悟成佛,一定要用我们这个色身,才能达成修行的目的;色身就是肉体的生命,也只有在人的生命过程中,才可以听到佛法、修行佛法。

许多人认为修行,是要到佛国净土去修,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菩萨要成佛,一定是在人间,不是以其他类别的众生形态成佛。必须先要有人的身体之后,才能发心;发菩萨心,修菩萨道,然后成佛。因此,人的身体是最可爱的、可贵的;由凡夫成为菩萨,由菩萨到佛,都是在人间修成的。

二、生命的出生与死亡,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出生之时已确定了死亡的必然来临。生未必可喜,死未必可哀,生命若无尊严,何喜之有?死亡若有尊严,何可悲哀?

如果知道生与死是必然的过程,那麽,生命的本身就是尊严。因为生存和死亡,是没有办法分割的;出生时,就已确定了死亡的必然来临。因此,生存并不麻烦可怜,死亡也不需要觉得悲哀凄苦;而是要看我们对生存及死亡的态度而定。如果生存、生活得没有尊严,那死亡有什麽好可惜的?生命又有什麽可喜的?相反的,如果死亡得很有尊严,那死亡又有什麽可以悲哀的呢?

叁、生命的尊严,是从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有目标之中,来体验和显示。

人的生命,就是生与死的一个阶段和一个过程。生命的尊严,可以从伦理的关系、社会的角度、历史的判断、哲学的理论以及宗教的信仰等,多方面来确立它的意义和目标。然而,今天我不是从以上的角度来谈,而是从一个佛教徒的立场来讨论生与死的尊严。

(一)生命的意义

从佛教的立场看,生命它是为了受报和还愿而存在的。过去许的愿,一定要实践承诺;过去造的业,必须要受报。因此,生命是因为因果的事实而存在。

(二)生命的价值

生命的价值,并不是由客观的他人来评估判断、来确立认定,而是自己负起责任,来完成你这一生中必须要完成的责任,同时尽量运用其有限之生命,作最高、最大的奉献。

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扮演着许多不同的角色,像父母、夫妻、儿女、老师、学生等。因此,我们要尽心尽力的尽自己的责任,充实自己,作不求回馈的奉献。只是想如何的对他人有益,用物质的、精神的种种能力,来奉献一个人、二个人,乃至於许许多多的人,这就是生命的价值;甚至於,对一个自然的环境,也要尽到保护的责任,也作奉献,这就是作自利与利人的工作,也是在行菩萨道。

(叁)生命的目标

这是需要有个大的方向,来作为自己永的归宿。必须将自己的所有,分享给他人,回向给一切众生。同时,继续发愿,愿自己能够成长与消融,能够圆融与超越,永无止尽地奉献。如果建立这样的目标,不论人生是长是短,都是极有尊严的。

四、生命与死亡是一体的两面,所以生存与死亡,都是无限时空中的必然现象。

(一)生是权利,死也是权利;生是责任,死也是责任。活着的时候,接受它、运用它;结束的时候,接受它、欢迎它。我常常对癌症末期的病人说:「不要等死、怕死,多活一天、一分、一秒都是好的,珍惜活着的生命。」因为生存和死亡,都是无限时间之中的必然现象;不应该死的时候不应求死,必须要你死的时候,贪生也没有用。

(二)生与死是息息相关的。每个人从知道有生命的事实那一天开始,就要有面对死亡来临的心理准备。要知道,死亡的人,可能是自己,也可能是亲友,这样的事,随时可能发生,这并不是让年轻人恐惧死亡,用死亡吓唬他们,而是要他们从小就知道死亡这样的事实,如此,才能帮助我们智慧的成长。

释迦牟尼佛在十多岁时,就发现人的生命过程,从生、老、病,到死亡的事实,因而促使他去修行、去悟道,使他成长、使他得到大智慧,进而拯救了全世界的人类。

(叁)应该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可贵,并且运用生命使自己成长,奉献他人。至於什麽时候死亡,任何人都没有权利知道;因此,知道它会来临,但是不必忧虑死亡的事实会在何时发生。

在台湾,我有一位在家弟子,他深信命理,曾请了多位相命师为他算命,都说他只能活到六十九岁,到了那一年,他把工作辞去,财产分掉,等待死亡的来临。可是第二年仍然活着,於是很后悔的来问我说:「师父啊!我应该要死怎麽没死呢?您知道什麽原因吗?」我说:「也许你作好事积了德,改变了死亡的时间。」我又劝他说:「不要怕死、等死,活一天,就尽一天的责任及奉献,不去管什麽时候会死,只要运用你宝贵的生命好好活下去。」结果他一直活到八十六岁才去世。

五、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

许多人从哲学上和宗教的信仰上,来建立生与死的理论和观念,也有人相信神通,用宿命通、天眼通,看过去及未来;这些,我只能说是人的一种希望、一种看法和一种追求,但并不是可靠的。

中国的儒家学者主张「朝闻道夕死可矣!」又云:「生死由命」或者是「听天由命」,也就是说,生死是由命决定的,但是儒家并未说明命是什麽?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老子讲得很有道理:「出生入死」,出生一定会入死;又云:「人之生,动之死地。」当人生的时候,死亡这条路已经开始在动了,因此,老子叫我们不必担心生与死的问题,只要「尊道而贵德」、「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就是说,只要有道德,至於人的生死,让它自然即可。

西方的宗教,不相信人是有过去世的,他们说人的生命是由上帝所创造、所赐予的,死亡时,也是应上帝的召唤回天国去,这也很好,一切由上帝支配,不必担心着生与死,这也算是快乐又幸运的事。

泛神论的哲学,是说生命来自於整体的神,死亡又回归於整体的神。唯物论的哲学,则是生死都是物质现象,生如灯燃,死如灯灭。

而佛教徒是相信人有过去世的,但是,生从哪里来?是否要借神通去知道呢?不需要,因为过去的生命是无限的长,无法去追究一生一生再上一生,究竟是从哪里来?我们只要好好的作最大的奉献、最好的修行,其他的,该怎麽样就怎麽样,一切顺其自然。

六、佛教徒的生死观

(一)我们在这现世一个生死的阶段,只是在无穷的、无限的生命过程中的一个段落而已。就像不断地在旅行,今天在纽约出现,明天不见了,接着又到了华盛顿、芝加哥等地,每天在不同的地方,出现又消失;生命也是一样,它是无始的事实,死亡不等於生命的结束,而是一期生命的过程告一段落,另一期的生命过程正在等待着去接受。

(二)生命的生灭现象分为叁类:

刹那生灭刹那,就是在极短的时间之中。我们身体的细胞组织以及心念等,都是经常在生起,经常在消失;心理及生理,不断地新陈代谢,不断地变动,有生有死,有起有灭。

一期生灭从人的出生到人的死亡这个过程,一期或一个阶段的生与死。

叁世生灭无限的过去叁世,无穷的未来叁世,加上目前的现在叁世。就以这一生的现阶段来说,前生、未来及现在,就是叁世生命;无限的过去未来现在;过去的过去未来现在,未来的过去未来现在,现在的过去未来现在。

这样的观念和理论,能为我们带来希望及安慰,也为我们带来在此生中,必须继续活下去的理由。不应当死的时候,去自杀是对过去不负责任,对不起这一生,甚至可能扰乱对未来的前途。

(叁)生与死的升华现象,分为叁个类别,叁个段落:

凡夫众生的分段生死分段就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一个过程一个过程,一生又一生;从生到死,从死到生,这就是叁世生灭。但是,凡夫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只有生死,没有提升生命的意义和品质。

圣者的变易生死变易生死,就是用佛法来修行、来成长,帮助自己来提升生命的品质。因此,慈悲和智慧的功德身在变,不断在净化;由菩萨的阶段或者罗汉的果位,乃至到成佛的层次,一级一级,不断地提升,这叫做变易。

大涅盘的不生不死前面讲的都是有生有死,到了成佛的果位,也就是大涅盘境界时,超越肉身,实证法身,绝对的不生也不死,并且能以种种身分,普遍地出现在所有众生的生死苦海之中,虽然还有生死的现象,但是,已经没有生死的执着、烦恼及不安。

七、如何面对死亡?如何使得死亡能有尊严?

(一)能生则必须求生,非死不可则当欢喜地接受;感恩生存,也当感谢死亡。以禅修者的立场来看,死亡可以分叁个层次或叁个态度:

随业生死生和死,自己作不了主,迷迷糊糊由他生,由他死;生死茫然,醉生梦死。

自主生死清楚地知道生与死,活要好好的活,死要勇敢的死;活得快乐,死得乾脆。

超越生死--虽然有生有死,对於已经解脱、超越生死、大悟彻底的人来讲,生不以贪为生,死不以怕为死;生与死不仅仅相同,甚至根本没有这样的事。

(二)努力求生,生存时能使自己提升生命的品质,净化自己的心灵。但不可求死,也不用怕死,对死亡要存有感谢的心,因为死亡能使自己放下此生千万种的责任,带着一生的功德,迎向一个充满着希望和光明的生命旅程。

(叁)生死的现象,犹如日出与日没。日没时,只是太阳在地平线上消失,而其本身永远不会消失;日出时,只是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起,而其本身永远高悬於太虚空中。人的肉体虽然有生与死的现象,然而,人人本具之清净佛性,永远如日中天。因此,死亡不是可怕、可悲的,不必畏惧它;而我们的未来,却是充满着希望。

(四)死亡来到时,若能自主自知,当以喜悦的心,勇敢地面对死亡、接受死亡。对於自己一生的行为,不论是善、是恶,都要感谢,那是历练的经验,应当无怨、无悔、无、无傲。过去的已成过去,迎向光明的未来,此时最为重要。

往生时的心态,有六种因素,可以决定死亡后未来的前途:

随业善业、恶业,哪一种较重,就到哪个地方去。

随重受完重业的果报,依次再受轻业的果报。

随习未作大善、大恶,但有特殊强烈的习气,命终时,使随习气的偏向而去投生他的处所。

随缘哪一种因缘先成熟,距离你最近、最亲,就到哪里去。

随念临命终时的心念倾向,决定了去处。

随愿当临命的心愿要怎麽样时,就决定死亡后到哪里去。

禅的修行者,是要修行到随念、随愿,如果变成了随业、随重、随习、随缘,那是非常可怜的。

(五)临命终时的人,如果已陷入昏迷,失去自主自知的能力,亲友应当以虔诚安定的心,为他诵经、持咒、念佛菩萨圣号,或者在他旁边禅修,以定力和信力,帮助他的神识免於茫然,免於昏乱,而得到安定,迎向光明,这样才不会使亡者下堕而能超生。

(六)切忌慌乱地用器械抢救,不可呼天抢地的哭喊。死亡的尊严,不是让临终的人痛苦的走,不论是在肉体上或精神上的痛苦,对死亡的人有害无益;重要的是,让他平安、宁静、祥和、温馨的离开人间。

八、平安的死亡,即是死亡的尊严

死亡的尊严,馀下有许多的问题,那就是意外事件中死亡问题;死亡后能否移动问题;死刑及堕胎问题;中阴身超度问题;脑死及植物人的问题;遗体器官捐赠问题;自杀问题;癌症末期,自然死亡及安乐死的问题;生命与死亡的界定问题。

以上的每一个问题,均为一个重要的主题,都可以作一场大的演讲,今天因为时间有限,暂时将这些问题保留着,留待日后再向诸位分别解释。不过死亡的原则不能违背平安与宁静,那便是重视死亡的尊严。

(一九九六年十月廿七日讲於纽约东初禅寺,姚世庄整理录音带成本文。)

文章分享结束,云栖禅寺怎么样和声名远播金山寺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带你 云旅行 禅净之旅 金山寺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