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星座时间表 > 文章页面

算命先生招牌写什么 曾九爷和傻三爷的关系

每日故事 算命先生说我非富即贵,我倾家荡产砸他招牌时,他诡异的笑了

其实算命先生招牌写什么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曾九爷和傻三爷的关系,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算命先生招牌写什么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命理四柱曾九爷和傻三爷的关系

八字论命看四柱的哪一柱?八字命局以用神为核心,用神健全有力与否,影响人一生的命,用神补救与否,影响人一生的运.所以,用神不但不可以损伤.而且要生助才好.

67岁产女,儿女扬言断绝关系 如今,宝宝黏上了曾嫌弃自己的姐姐

凡用神之力不足,四柱中有生助用神者,或四柱刑冲克害用神而能化凶神、制凶神、合去凶神者,就用神所喜的救应.对于罚局缺用神的四柱来说,用神所喜之神好比枯木逢春、禾苗雨露,唇齿相依的救应关系,起补和救用神的作用.对于命局五行生旺用神不太紧缺的四柱,富贵悠悠不容置疑,即使当大官也不会有大灾,却能四平八稳青云直上,这才是真正的富贵命.有一些虽富贵不及将相,也可身为一方富绅或地方长官,平平顺顺无达起落.但这种四柱真正和为贵的比例极小.所以,从四柱中找准用神最紧要,找出用神,所喜之神也就容易找出了.至于其生扶和克抑凶神力量的大小,要看有力与否.命局没有用神,喜神必须义不容辞地挑重担.但其命要次于第一用神,平衡尚有失重心,还须仰仗岁运的补救.

怎样正确看待八字命理?首先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八字可预测的事项有:一个人的思想性格特点,身体健康情况,父母兄弟等六亲的情况,自己的恋爱婚姻情况,学历、官运、财运、事业职业状况(即通常所说的富贵贫贱状况),有无灾难凶祸、官司刑讼,以及人一生的基本发展运势、某些年份的具体吉凶、凶灾恶运的化解方法,等。

接着我要回答大家的是两句话:八字算命,确实有较高的准确率,对人生确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算命,绝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可以打这么一个比喻:比如,八字相同的两个人从大致相同的地方出发,都要到北京去,那么他们前进的方向是一致的(就是命局和大运的信息大致相同,比如都是富命或富运)。但俗话说条条大路通北京,你可以走你的路,我可以走我的路,所以行进的过程和方式就不同了,而到达北京的时间也许会有先后的差异(就是流年的信息和具体的事象出现差异,比如同样是富命或富运,但发财的流年时间、方式和程度可能不一样)。那么再细下去,中间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时间,就会有更多的差异,而且在路上所经历的事情也会有更多的不同(就是流月、流日以及具体的事象和数据出现更大的差异,很难有绝对统一的规律)。

这就是算命准确率的大致情况,一句话,算命确实有较高的准确率,但绝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可是现在,却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去算命的人,尤其是那些对命理知识毫无了解的人,希望命师能百分之百算准自己的事情,甚至连芝麻蒜皮的小事也要算准。而那些命师,为了迎合顾客的心理,就宣称自己是神算、大师,能铁口直断,算什么都准,“诸葛亮掐指一算,已知你身前身后事”,事实上,正因为算命这门技艺,没有百分之百地准,但又有很大的准确性,人们才敢去试试。否则,说你明年撞车,你就一定撞车,说你明年破财,你就一定破财,说你明年死,你就一定死,那么,这天下还有谁敢去算命?所以,顾客要求命师百分之百把命算准,这种要求本来就是脱离现实的,而命师吹牛说大话,甚至恐吓敲诈顾客,这种行为则是不道德的。

这里,接着第二个问题就来了:既然算命有很大的准确性,那如果我的后运不好,甚至有凶灾,又该怎样改运,怎样破解?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去死吧?这就是所谓改命改运的问题。是啊,能算命而不能改命,算出喜事来是笑哈哈,算出凶事来岂不是泪涟涟了?这个问题啊,实在很纠结,也是命师很难处理的一个问题。我的观点是,命是天造的,人如果想改命,那就是与天争。那么与天争合理吗,能争得赢吗?事实上,我们人类千万年来,一直在与天争,我们人类算是成功的,那说明与天争赢了,但我们人类也经常遭到大自然的惩罚,更无法准确揣测、把握未来的命运,那就是争不过天了。那么具体到个人也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与天争,想办法自己把握命运,但成与不成,最后还得听天命,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嘛。

那么,算命到底还有何意义呢?算命的真正意义,在于让人们正确地认识命运,理解命运,从而调节好一些不积极、不健康的心理和生活态度,让自己更加理性而平和地面对生活和接受生活。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对于顾客和命师双方来说,才是真正成功的。

比如,当我们算出一个人的后运可能很悲惨,那怎么办?我认为,如果碰到这种状况,命师就要分别对待。其实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性格,从八字中就能看出来的(如果没这个本领,那这个命师本身就是不合格的)。对坚强的人,不妨说真话,让他及早预防。但对于脆弱的人,命师说话还是要适度一点,委婉一点,既不能失其真,也不可直言相告,说你明年必定遇大凶、破大财什么的,不要事情还没有发生,先要了人家半条命。除此以外,还要告诉他们怎样正确地看待命理、看待生活,切不可悲观丧气,自暴自弃。

所以今天我写这篇文章,主......>>

生辰八字称重查询表称骨算命对照表骨重称骨算命表对应命运2.1两短命非业谓大空,平生灾难事重重;凶祸频临陷逆境,终世困苦事不成。 2.2两身寒骨冷苦伶仃,此命推来行乞人;劳劳碌碌无度日,终年打拱过平生。 2.3两此命推来骨格轻,求谋作事事难成;妻儿兄弟应难许,别处他乡作散人。 2.4两此命推来福禄无,门庭困苦总难荣;六亲骨肉皆无靠,流浪他乡作老翁。 2.5两此命推来祖业微,门庭营度似稀奇;六亲骨肉如冰炭,一世勤劳自把持。 2.6两平生衣禄苦中求,独自营谋事不休;离祖出门宜早计,晚来衣禄自无休。 2.7两一生作事少商量,难靠祖宗作主张;独马单枪空做去,早年晚岁总无长。 2.8两一生行事似飘蓬,祖宗产业在梦中;若不过房改名姓,也当移徒二三通。 2.9两初年运限未曾亨,纵有功名在后成;须过四旬才可立,移居改姓始为良。 3两劳劳碌碌苦中求,东奔西走何日休;若使终身勤与俭,老来稍可免忧愁。 3.1两忙忙碌碌苦中求,何日云开见日头;难得祖基家可立,中年衣食渐无忧。 3.2两初年运蹇事难谋,渐有财源如水流;到得中年衣食旺,那时名利一齐收。 3.3两早年做事事难成,百年勤劳枉费心;半世自如流水去,后来运到始得金。 3.4两此命福气果如何,僧道门中衣禄多;离祖出家方为妙,朝晚拜佛念弥陀。 3.5两生平福量不周全,祖业根基觉少传;营事生涯宜守旧,时来衣食胜从前。 3.6两不须劳碌过平生,独自成家福不轻;早有福星常照命,任君行去百般成。 3.7两此命般般事不成、弟兄少力自孤行;虽然祖业须微有,来得明时去不明。 3.8两一身骨肉最清高,早入簧门姓氏标;待到年将三十六,蓝衫脱去换红袍。 3.9两此命终身运不通,劳劳作事尽皆空;苦心竭力成家计,到得那时在梦中。 4两平生衣禄是绵长,件件心中自主张;前面风霜多受过,后来必定享安康。 4.1两此命推来自不同,为人能干异凡庸;中年还有逍遥福:不比前时运来通。 4.2两得宽怀处且宽怀,何用双眉皱不开;若使中年命运济,那时名利一起来。......>>

生辰八字四柱中的时柱的天干怎么确定生辰八字或者说八字,其实是周易术语四柱的另一种说法。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别来表示年、月、日、时,如甲子年、丙申月、辛丑日、壬寅时等。每柱两字,四柱共八字,所以算命又称“测八字”。依照天干、地支沂涵阴阳五行属性之相生、相克的关系,推测人的体咎祸福。不过我们在这里要讲的不是如何“测八字”,而是如何算八字。排列四柱八字排立四柱以指一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四柱排立是指找出一个人的生辰八字。主要分四步进行。排年柱年柱,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干支来表示.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如某人阳历2000年2月4日22点17分生,由于阴历2000年交立春是阳历2000年2月4日20点32分,因此此人的年柱为2000年之庚辰,而非1999年之已卯.排月柱月柱,即用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一月寅月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从立春到惊蛰从惊蛰到清明从清明到立夏从立夏到芒种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从芒种到小暑从小暑到立秋从立秋到白露从白露到寒露九月戌月十月亥月十一月子月十二月丑月从寒露到立冬从立冬到大雪从大雪到小寒从小寒到立春节令含义正月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天气将回暖,万物将更新,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立春是公历的2月4日或5日.二月惊蛰:春雷开始轰鸣,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过冬的虫卵快要孵化了,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气温升高.惊蛰是公历的3月6日或7日.三月清明: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变暖,草木萌动,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清明是公历的4月5日或6日.四月立夏:这个节气表示夏季开始,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农事活动已进入夏季繁忙季节了.立夏是公历的5月6日或7日.五月芒种: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在北方是割麦种稻的时候,也是耕种最忙的时节,芒种是公历的6月6日或7日.六月小暑:这个节气表示已进入暑天,炎热逼人,小暑是公历的7月7日或8日.七月立秋: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过,天高气爽的秋天开始.立秋是公历的8月8日或9日.八月白露:这个节气表示天气更凉,空气中的水气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白露是公历的9月8日或9日.九月寒露:这个节气表示冬季的开始,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寒露是公历的10月8日或9日.十月立冬:这个节气表示清爽的秋天将过,寒冷的冬天开始,立冬是公历的11月7日或8日.十一月大雪:这个节气表示降雪来得较大,大雪是公历的12月7日或8日.十二月小寒: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会有霜冻,小寒是公历的1月5日或6日.年上起月表月/年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正月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二月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乙卯三月戊辰庚辰壬辰甲辰丙辰四月己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五月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六月辛未癸未乙未丁未己未七月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申八月癸酉乙酉丁酉己酉辛酉九月甲戌丙戌戊戌庚戌壬戌十月乙......>>

为什么八字相同的人贫贱富贵不同原因是一个积福一个造恶!先来看几个八字相同命不同的例子:一、乾隆下江南时认识了个***,他俩翻云覆雨之后。乾隆饶有兴致的要了那***的八字:己巳己巳己巳己巳,他一看惊呆了,这个八字和皇后的八字一样,他想:为什么一个贵为皇后,一个却贱为***呢?乾隆带这个疑问回到京城,他为了弄清这个问题,就发出皇榜,昭告天下,谁要是解对了,就赏金千两,如不对就杖罚一百。皇榜一发,全国各地的算命高手都云集到京城来了,结果没有一个测得对的。一个一个预测师被打得遍体鳞伤。吕洞宾看到这幕心理很难受,就变成个预测师来解这个八字,以免同道再受罚。他一看这个八字就说:此八字为四脚蛇,蛇出头为龙,皇后在家排行是老大,故贵为皇后,蛇藏于尾,什么也不是,所以就贱为***了。不过她们都有幸跟龙尊共眠,也为贵也。乾隆听了,心悦诚服的笑了。(注:有网友指出这是个野史故事,未必可信)二、据记载,朱元璋当皇帝后深恐和自己同一生辰的人来夺他位子,就下令把这些人抓起来杀掉,后来抓到一个养蜂老人,朱元璋感到不解,就亲自审问。一问才知老人养了十三箱蜂,相当于他管了十三省布政司的税收。原来老人只是养蜂的皇帝,朱元璋于是放心了,不再抓人。三、纪晓岚的第六侄儿与他家中仆人的儿子刘云鹏,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而且在同一间屋子里诞生。照理来说,他们的命运应该相似,可是实际上却大不相同。纪晓岚的侄儿在十六岁那一年便不幸夭折,而刘云鹏却一直健壮地活著。(见《阅微草堂笔记》)按照四柱命理学,以四柱排八字,按道理,八字相同的人命运应该是相同的,那么,古今中外为什么那么多八字相同的人命运却不同呢?这显然告诉我们,八字并不能完全决定死一个人的命运,也就是说,命运可以改变!关键是,自身要有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和行动。我曾经以发射到某个高度的卫星做比喻:卫星的轨道轨迹在进入轨道后就已经固定了,这似乎和人的命相似,但是,若卫星带有微小发动机,只要它们一点火,卫星就可以脱离原来的轨道,这相当于人启动改变命运的发动机,开始修行(只需要修善业就可以,如放生、布施……如能持咒就更好了),命运就必定能改变。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了凡四训》的作者,他之前每步命运都被人算准了,但开始改运计划后,一切就算不准了。现在,知道坏命运可以通过修行变好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但许多人不知道好命运还会因故越来越变坏。事实上,许多命运很好的人,比如许多高官富贾,他们其实多是找人算过命的(命中注定原本不会有大恶运),但照样栽了大跟头,或进监狱或被判死刑或自杀,其原因是什么呢?不知惜福!一味骄奢淫逸,甚至大造恶业乃至大造杀业,导致福报透支,恶报提前。这方面的例子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很多人甚至因此而怪算命先生害了他,说没有算出他的劫数。上面的第三个例子中,纪晓岚因为两人八字相同出生地点相同而命运截然不同这件事,而费神推究其原因。最后他说:“这可能跟命中注定的食禄(衣食福禄)有关!一个人一生的食禄多寡,在呱呱坠地的那一刻便已注定了!我的侄儿与刘云鹏同时出生,所以食禄相同。但因为我的侄儿生长在富贵家庭,从小娇生惯养,每天华衣美食,把一生的食禄都提早享用完毕,所以年轻时便夭折了。而刘云鹏却出生在贫贱家庭,整天节衣缩食,消耗的食禄颇有限,所以迄今才能健壮地活著!”用佛法来解释就是人有福份与寿份,如果福报享完了,寿份还没完,就会早死或遭横祸。如果寿份完了,而福报未完,就会得中风、植物人等病,让大把的人来照顾你,等把福报消完了,人也就死了。所以,百岁高龄的人很少是富贵中人,而且许多老人家时常劝我们节俭,不可暴殄天物,否则便会折寿……

怎样学习四柱八字命理学也称四柱又称八字,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别来表示年、月、日、时,如甲子年、丙午月、辛丑日、壬寅时等,每柱两字,四柱共八字,所以四柱预测又称批八字、测八字、也叫四柱推命。依照天干、地支阴阳五行属性之相生、相克的关系,推测人的吉凶祸福。如果你搞明白了其中的奥秘,那么自己批八字也完全是可能的。

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二者顺序配合可以产生六十个单位,叫六十甲子。那生出生的年、月、日、时分别用天干、地支配合来表示,正好有八个字,因此叫生辰八字,又叫它是人的四柱。

具体介绍如下:

一、排年柱

年柱,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干支来表示。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如某人阳历2000年2月4日22点17分生,由于阴历2000年交立春是阳历2000年2月4日20点32分,因此此人的年柱为2000年之庚辰,而非1999年之已卯。

二、排月柱

月柱,即用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

阴历以十一月为子月,十二月为丑月,一月为寅月,以下依次为二月卯月、三月辰月、四月巳月、五月午月、六月未月、七月申月、八月酉月、九月戍月、十月亥月。但相者所说的十二月有所不同,是以二十四节气为标志的。

这样,只要知道了生日是阴历几月,就知道了生月的地支。

三、排日柱

日柱,即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日干支需查找万年历。另外,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即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而不要认为午夜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

生日的天干地支的推算是非常复杂的。它是由古代相者定下了某一天的干支,然后依次推下来的。要知道生日的干支,只能查万年历,而且是阴阳历对照的万年历。如果不知道生日是阴历多少,都可以查万年历。

四、排时柱

时柱,用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

子时:23点--凌晨1

丑时:1点--凌晨3

寅时:3点--凌晨5

卯时:5点--凌晨7

辰时:7点--上午9

巳时:9点--上午11

午时:11点--上午13

未时:13点--下午15

申时:15点--上午17

酉时:17点--下午19

戌时:19点--晚上21

亥时:21点--晚上23

生时的干支可以由生日的干支推出来。古时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对应十二地支,正好现在的两个小时是一个时辰。深夜23点至凌晨1点是子时,1点至3点是丑时,3点至5点是寅时,11点至13点是午时,13点至15点是未时,15点至17点是申时,17点至19点是酉时,19点至21点是戍时,21点至23点是亥时。这些是生时的地支。生时的天干是由生日的天干推算出来的。

五、从生辰八字看五行是否缺

知道了生辰八字,就可以推断五行的情况了。总的来说,只要八字中五行均匀,都是好命。如果日主的天干太小或克它的太多,则不好,但如果......>>

如何正确排八字怎么排四柱八字偏财正印日主枭神

乾造:辛甲丁乙(申酉空)

亥午丑巳

壬正官丁比肩癸七杀庚正财

甲正印己食神辛偏财丙劫财

己食神戊伤官

旺衰:胎临官墓帝旺

纳音: [钗钏金] [砂中金] [涧下水] [覆灯火]

神煞:

[年干]太极贵人天乙贵人国印贵人

金舆福星贵人

[年支]驿马

[月支]天德贵人天医

[日干]天乙贵人天厨贵人羊刃

禄神

[日支]驿马桃花

旺衰: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

纳音[长流水][长流水][松柏木][松柏木][霹雳火][霹雳火][屋上土][屋上土]

十神:七杀正官偏财正财食神伤官比肩劫财

大运:癸巳壬辰辛卯庚寅己丑戊子丁亥丙戌

5岁15岁25岁35岁45岁55岁65岁75岁

始于:19761986199620062016202620362046

流年:丙辰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丙寅

丁巳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丁卯

戊午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戊午戊辰

己未己巳己卯己丑己亥己酉己未己巳

庚申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庚午

辛酉辛未辛巳辛卯辛丑辛亥辛酉辛未

壬戌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壬申

癸亥癸酉癸未癸巳癸卯癸丑癸亥癸酉

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甲子甲戌

乙丑乙亥乙酉乙未乙巳乙卯乙丑乙亥

止于:19851995200520152025203520452055

衰病死墓绝胎

小运:甲辰癸卯壬寅辛丑庚子己亥

胎绝墓死病衰

流年: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

虚岁:1岁 2岁 3岁 4岁 5岁 6岁

八字命理看哪些人晚年福气好具体八字具体分析,八字格局有50多万种,不能一概而论

生辰八字算命几斤几两2014年颈爵乍贪怠培希胎姊

裹麸娘礼吊牲媒鹅曙

八字中枭是什么意思枭是偏印,印代表父母,偏印当今犹如继父继母。八字中如果有代表子女的食神,偏印就视作枭,枭克食神,对子女不好。但是不绝对,八字中有财神就会克制枭。另外,如果身弱食神多的话,有印不是坏事,因为印可以生身。

民间笑话与相声艺术之间有着渊源关系,传统相声有许多作品都是由民间笑话移植改编的;《笑林广记》成书于清代,书中很多笑话成为相声的创作素材。相声大致是在民间笑话和古代笑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民间笑话到表演艺术,移植改编后的组织结构和表现手段,在编织故事、设置情节、塑造人物方面,通过矛盾冲突、言语行动、包袱运用等采取的方法和形式,涉及很多艺术技巧,谈一点学习体会,浅而且陋,仅供参考。

民间笑话为编织故事带来了根本或起点

笑话只有三言五语,讲一件事情的变化和经过,来龙去脉清楚,人物性格幽默,情理中产生的笑料充满理趣。民间笑话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反映的内容和人物似曾相识,能引起生活中类似事物的联想,有着极广的发展空间单口相声就是以民间笑话为基础,经过丰富内容、精心结构,转化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

例如《夫人属牛》原文:

一官遇生辰,吏典闻其属鼠,乃醵黄金铸一鼠为寿。官甚喜,曰:“汝等可知奶奶生日,亦在目下乎?”众吏曰:“不知,请问其属?”官曰:“小我一岁,丑年生的。”

大意说的是知府过生日,属鼠,知县送了个金鼠,下个月太太过生日,属牛,弄个金牛得多少钱,活的了吗?

这段民间笑话改编的单口相声《属牛》,根据故事来源的根本和起点,结合当时当地的现实生活,突出了现实意义,事件中阐发了道理。

以解答问题的方式结构故事,首先提出“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怎么得到的?后边回答知府来钱的道儿,因为知府管辖的县有穷有富,天津周边宝坻、武清管多少个村子?为什么宁河富?北京顺天府都有哪些县?进项小的县管多少个村子?回答了任职与穷县富县的关系,为保肥缺给知府送礼,知府属鼠,打个金耗子,一寸见方的金子有多少两,俩眼睛的钻石有多大。

所叙述事情的变化和经过中,联想到具体生动的形象,在相关条件的刺激下,从生活感受引起的情绪反应中,将有所发现的有所增添。融会补充的内容,丰富了故事的内在因素,描写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形态,揭示了社会环境安身立命的深刻本质。

单线顺序展开故事情节,结构上环节严谨,如果将结局或结论放在开头,倒着往前推理也能成立。刘梓钰先生在《相声的奥秘》一书中曾写道:“相声也能倒着写,抓住精彩之处,倒过来构思情节,层层铺垫,渲染、编织故事,从解答问题入手,对所需要的条件一步一步地倒着推理,逐步向已知条件逼近,直至问题解决。”

《属牛》的结构如果从后往前倒着推理,利用解答问题的方式,能将事实依据清晰地证明在范围内。明年是太太的生日,属牛,意思是要县官送金牛,为什么明年送金牛?因为知府属鼠,今年过生日县官送了个金鼠。为什么送这么贵重的礼物?为保肥缺怕差事被调动,为什么怕被调动?因为有的县穷,有的县富,为什么介绍穷富县?说明知府来钱的道儿,为什么要说知府来钱的道?因为说他“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是从哪来的。

将结局或结论放在开头,从解答问题往前推理,前后内容的过渡都是不可缺少的,少了哪儿都会损伤整体结构。从笑话的根本和起点中,经过移植改编后的故事主线突出,适于口头讲述,在人情事态、地理知识和生活依据上,寻求鲜为人知的话题答案,不为人知的人和事吸引人过分关注,想知道又不能推想而知,在人们的期待中推进故事情节的流动和进展。

传统相声有很多作品都是从《笑林广记》中的笑话改编的,如《被贼》移植改编为《贼说话》,《残疾婿》移植改编为《三怪婿》,《偷酒》移植改编为《学徒》,《堂属问答》移植改编为《知县见巡抚》,《圆谎》移植改编为《扒马褂》,《柳官上任》移植改编为《糊涂县官》,《夫人属牛》移植改编为《属牛》,《偶遇知音》移植改编为《携琴访友》,《问路》《嘿面》《兄弟认匾》移植改编为《三近视》,《偷肉偷油》《小厨子》移植改编为《造厨》,《试对》移植改编为《狗噘嘴》,《营丘的读书人》移植改编为《铃铛谱》,《不然我要叫他“亲爷”》移植改编为《读祭文》,《知母贝母》移植改编为《假行家》,《卖肉忌赊》移植改编为《守财奴》,《不识货》移植改编为《当行论》,《智解“老头子”》移植改编为《纪晓岚》,《抵偿》移植改编为《山中奇兽》,《赞马》移植改编为《赞马诗》,《“巧媳妇”做衣裳》移植改编为《做大褂》,《半鲁》《换鱼字》移植改编为《三吃鱼》,《教象棋》移植改编为《下棋》,《庸医》移植改编为《第一针》,《刘大请客》移植改编为《请客得罪人》。

《五官争功》《百吹图》在《笑林广记》中的《眉眼口鼻争地位》《吹牛》中都可以找到创作灵感。

《艺衣》《兄弟种田》《望烟囱》的笑话,经过内容的充实,情节的改造,主题的提炼,移植改编为传统相声《日遭三险》《怯跟班》《白吃》。《见到了屈原》改编后引用到《君臣斗智》,《母配孟德》改编后引用到《窝瓜镖》,《萝卜对》改编后引用到《对春联》,《算命先生的儿子》改编后引用到《大相面》,《布告与烧饼》改编后引用到《假斯文》,《误听方言》改编后引用到《南北怯》,《我你他》改编后引用到《别扭上学》,《再做一个煎饼》改编后引用到《打灯谜》“贴饼子”,《瓦窑》改编后引用到《婚姻与迷信》“弄瓦之喜”,《子瑜之驴》改编后引用到《歪批三国》“三匹驴”,《取名》改编后引用到《打灯谜》“四味药材”,《僧士诘辩》改编后引用到《吃元宵》圣人与如来佛的争辩。《好好先生》改编为《顺情说好话》改编为《买鞋》,《赵钱孙李》改编为《小孩儿念书》等等。

改编后的相声突出故事性,按照笑话情节的脉络和走向,根据主题和故事的发展,联系社会现象进行虚构,有事件、有人物、有冲突、有语言、有悬念,内容连贯,通俗的讲述富于吸引力。

民间笑话情节简单、内容丰富、性格突出,在类似相关条件的刺激下,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重新编织故事、组织相关事件进行过程描述,带来了根本或起点。从取材于民间笑话的作品改编中,感受到创作优秀相声作品的核心是塑造人物,作品的主题思想都是通过人物行动来表现的,而在人物行动中体现的人物性格,首先要有丰满的事件。

单口相声对故事情节的依赖性很强,对口相声也应如此,相声演员塑造一个艺术上全新、完整的人物形象,凭借具体事件与人物性格的因果关系,选择一人一事轻取表现角度,以某一典型事例为根本或起点进行扩充。将平时积累的与内容有关的生活素材,经过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提炼、加工、改造后编织一个用来讲述对象的故事,剪裁成情节,分解成行动,组织成冲突,表现出人物性格。经过这样的创作过程,才能确立基本观点,表达思想感情,塑造典型人物,设计包袱结构,表现性格及主题,成为可供欣赏的艺术作品。

民间笑话为塑造人物带来了发展空间

民间笑话表现的人和事,在典型环境中的具体表现,总会在生活中找到同类,为塑造人物、重新结构故事提供丰富的素材。

《笑林广记》中《望烟囱》原文:

富儿才当饮啖,闲汉毕集。因问曰:“我这里每到饭熟,列位便来,就一刻也不差,却是何故?”诸闲汉曰:“遥望烟囱内烟出,即知做饭,熄则熟也,如何得错。”富儿曰:“我明日买个行灶来煮,且看你们望什么?”“你煨了行灶,我等也不来了。”

相声《白吃》根据《望烟囱》这段笑话设计的包袱,表现白吃白喝的人,人家到哪儿,他跟着吃到哪儿;人家躲他,他到家里找……

甲:这几位家在哪儿住他知道。乙:知道。甲:好嘛,到你门口他不进门。乙:千吗呀?甲:他先瞧烟囱。乙:瞧烟囱?甲:那烟囱冒烟正冲,他不进去。乙:怎么呀?甲:里边做饭哪!他等多会儿烟囱不冒白烟儿了,他进去了。乙:千吗呀?甲:饭熟啦!乙:嘿,他真有研究!

原笑话只有看烟囱冒烟白吃这一情节,在相关内容的启发下,前辈艺人同日常生活体验联系在一起,在类似事物的性质或形态上产生联想,生活中用不正当的方法占别人便宜的现象很多,在表现同一类型人物的生活素材中,经过选择、提炼、创造,逐渐融合统一为一个人的表现,补充直接描写的对象。这种人为得到非分的好处,每时每刻都在创造占便宜的条件,明着占,暗着占,还做着无力的掩饰。

例如“坐公交车往里挤”,人家站在车门口,守着卖票的,能让他买吗?“吃完饭结账时漱口”,人家给完钱,他漱口水也吐了。“洗完澡后穿衣服”,别人穿完衣服先出去了等他出去时,人家已结账了。他说要请客,到饭馆儿要高档菜,各种名酒,假装喝醉,扬言柜上存了两千块,实际上根本没这回事。气得那几位饭也不吃结账都走了,还给他雇辆三轮儿送回家。三轮车拐弯儿时,他说:“你给我拉哪儿去?”“您上哪儿?”“我上云南。”“我拉不了。”“拉不了别拉,他给你多少钱?”“一块钱。”“得,两毛钱归你,把那八毛归我。足吃一顿没给钱,还拿了八毛钱走。

创作者以丰富的社会常识、生活阅历综合类似的否定对象,杂取到同一类型的行为,增添了细节的描写,在熟悉的话题中向更深的程度发展,形象塑造得补充和统一,通过演员有形可见的表现,塑造了“白吃猴儿”的人物形象。

民间笑话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思想空间,在表现手法上进入跳出运用自如,进入时表现人物的下贱神态,跳出时进行评论,对这种行为有深刻的认识而觉悟。

张寿臣老先生表演的《三近视》,原作只是近视同有形物体的识别误会构成笑料。张寿爷说过别在近视眼上找包袱,没有主题思想,感情态度不严肃。经改编后塑造的三位叔叔都是近视,增加了瞧关帝庙匾上词的情节,人家还没挂匾呢,他们就炫耀自己看得清楚,不承认别人比自己强,把不服气当性格,主导着人不要袒护自己缺点的中心思想,体现着改编者对生活的思想认识和感情态度。

改编后表演上重在刻画人物,张寿臣老先生讲:“这哥仨儿应该每人有自己的口锋,让人一听就能分出是大爷、二爷来,可咱们相声最忌讳拿腔作调,有时候可以通过不同的语言区别人物。像仨人到和尚庙叫门,我就是通过对和尚不同的称呼区分的,大爷是‘和尚,和尚!’二爷是‘当家的,当家的!’三爷是‘方丈,方丈!’叫法不同,人物的身份就不同,性格也不同。”

通过语言折射出人物身份、文化素养,表现出性格特点,不同叫法塑造了人物,演活了角色。《艺衣》塑造了急性子、慢性子的性格特征,但没有社会环境中体现的思想、品质和行为,没有主题思想联系的人物性格不能成为完整的作品。

移植改编后的《日遭三险》,从笑话来源中结合现实生活,确定了思想性质和感情态度,增加了爱占小便宜的人和新到任的县官,经过重新结构的典型情节,几个人物对事物的态度,采取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有形可见的立体形象,揭示了县官贪婪而自食其果的思想内容。

《兄弟种田》移植改编为《怯跟班》,重新塑造的人物不伤害手足之情,将兄弟关系变为“曾九”与“傻三儿”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表现了曾九压榨和侵夺别人成果的丑恶面目。根据情节发展的脉络和走向,塑造的“傻三儿”言语行为看似愚钝,给人以木讷的负面印象,但做事心眼儿透着机灵,揣着明白装糊涂,由此衍生的事件情节,让曾九遭受戏弄的丑态和举动产生了笑点。

民间笑话的典型化程度高,为重新塑造人物带来了发展空间。侯宝林先生讲:“艺术的真实建立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在表演时必须注意真实地刻画人物。”从一件事带来的乐趣上,抓住内容的主导因素,将已知的对象和其他具有相似性,更深入、更深层次的对象,糅合成一个更明确、清晰、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在性格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夸张,经过弃芜存精、重新编排塑造的人物是有生命的,谈笑中的言谈举止、容貌神态,感觉是能说能做,发生在眼前的一种活的状态。重新塑造的人物要把握内在联系的性格统一,创作或表演都不要为几个舍不得丢掉的包袱,使言行与性格脱节,人物形象扭曲,塑造人物不能是性格的杂凑,应该是整体的统一。

言语行动直感的性格特征

我们从文字上或听觉中能感受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神态,因为语言有行动目的,有人物性格内在和外在的表现形式。

例如《笑林广记》中的《望烟囱》原文:富儿才当饮啖,闲汉毕集。因问曰:“我这里每到饭熟,列位便来,就一刻也不差,却是何故?”在这里“每”和“一刻”,反映到人物的心理活动,言语中带有某种情绪,表现出不满意的表情和神态。诸闲汉曰:“遥望烟囱内烟出,即知做饭,熄则熟也,如何得错。”“遥望”二字从远处就盯着,言语中表现游手好闲之徒为达目的的行为举止,呈现出品行不端的人物形象。富儿曰:“我明日买个行灶来煮,且看你们望什么?”这个“看”字表现出了情绪激愤和极其蔑视的表情。“你煨了行灶,我等也不来了。这个“也”字表现了不觉难为情,不过无赖而已。

口头形式的书面语,使人想象到具体可感的人物形象,因为人物的表现有行为动作,说出的话有情绪反应、表情神态和性格特征。

再比如《笑林广记》中的笑话:《热衣》(艺:点燃、焚烧),说的是“一最性急,一最性缓,冬日围炉聚饮”,交代了人物性格及所处的环境。“性急者衣坠炉中,为火所燃”,突发失火激活了呈现的状态。“性缓者见之从容谓曰:适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不利于君,然则言者是耶,不言是耶?”在这里“欲言”“不言”,“言者”还是“不言”,不说什么事,只问能说不能说,性缓者违反常规的言语行动表现了其性格特征,能够感觉到他慢条斯理、摇头晃脑的神情,与衣服被火燃烧的不协调,带来了喜剧效果。

民间笑话为艺术创作带来了生活体验,刘宝瑞先生表演的《日遭三险》,将围炉聚饮变为戏园子看戏的时候家里着火,气氛显得更加紧张紧迫,而慢性子慢慢腾腾、不慌不忙拖着长音儿说话的反应,表现的冲突更为强烈。急性子表情于外地怒叱,打人,爱占小便宜人的行为,三个人物言语中的形象直接感知人物的性格特征,说话的表情,景、物,画面都能在想象中活起来。

相声的相貌之相指的是形象,我们就是要用具体可感的形象反映生活,在言语行动中透露性格特征。老舍先生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马三立、赵佩如表演的相声,精彩之处都是在捧、逗之间的言语行动中表现性格,如《对春联》中马称自己是名写家……

甲:我给人写字去,到那儿推门儿,人家一瞧:“哟,来了?进,坐,请坐!”看见没有?别人没座儿,让我坐。

叙述中通过对话赋予表演动作,表现出有形可感的活动神态,使画面在表演中活了起来。言语行动炫耀自我,“别人没座儿,让我坐”,特意强调显示受人尊贵,表情神态流露出性格中的小家之气,有思想性格支配的言语行动,才能塑造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甲:哼,“倒茶……给兑碗热的乙:啊,还兑碗热的?

给兑碗热的!”说明茶是凉的,也就是已经喝过的茶,一个“兑”字朴素自然地再现了生活,赋予形象感,表现出人物的低贱地位,说得真实可笑得诚实。捧哏在对话中虽没直接揭示,但我们能感觉到他的心理反应,言语中用一个“还”字反映了他的思维过程,揭示了事物的本质,使之更鲜明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甲:“端面去、端面去!

“端面去”就是在附近买一碗捞面,经济、实惠,属于社会底层的一种消费方式,根本算不上待客。“端面去”的接待方式,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表现力,对话中形象地说明了问题,可笑之处在于“名写家”的炫耀和实际待遇的自相抵触。

乙:嘿,您听这吃喝——端面去?当初请华世奎写字,没有一个端面的,那都是酒席,到他这儿可好,一碗单勾卤满齐了。

捧哏把认识和评价的语言变为形象来表现,酒席与单勾卤呈现景物,以明白浅显的事实,表现出高贵与低贱,暴露了甲自炫为美的丑,在台词流露的表情神态上,鄙视嘲笑甲所表现的妄自尊大。

甲:咱不在乎这碗面,在乎人家这心。“大碗儿,端,端面!”乙:嘿!甲:“给剥,剥藤、剥蒜…乙:你弄那一嘴的蒜气烘烘的管什么用!

甲在对话中始终没离开行动目的,显示受人尊贵的个性化和动作性,丑事外扬、自炫为美。乙对甲的认识和评价,如“还兑碗热的?”“单勾卤”“一嘴的蒜气烘烘”等,都进行形象化的阐述,赋予了活动神态,揭示了人物的滑稽可笑。心里有戏,语言有行动目的,有表演动作的冲动,故事、情景、人物性格都演活了。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人物对话很重要,对话是人物性格的索引”。相声是一种以对话为主的艺术,演员之间离不开对话,离不开与观众交流,处理台词一定要在对话中,表现出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所采取的言行。人物之间的对话碰撞产生了情绪变化,相互说话的说服力和冲击力影响到对方的思想感情,产生心理动机,激起动作反应,使双方说的话都富有生命的活力。性格是需要说出来的,我们的创作或表演,要加强对话的表现力,在对话中发展行动线索。

常宝堃先生说:“为什么说相声叫“使活’?就是两人把要说的故事、情景、人物等使它活起来,活生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这里所说的“活起来”,不是表演中的手舞足蹈,而是要求言语的表达必须是行动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神态,用语言的口语化、性格化和动作性表现形象。

相声的台词个性强,表现手段总要以第一人称出现,将作品内容设计成我所经历的,或是家人、邻居、同事、朋友发生的事。表现个人生活体验,感情色彩浓,言语有个性。

刘宝瑞先生表演的单口相声《学徒》,是根据《笑林广记》中《偷酒》改编的,原作就是先生好饮酒,要找一个不认得酒的书童。刘先生改编后,把自己设计到故事中去,成为作品的主人公。开始就讲:“我本来想学相声,老师不收,后来因为一件事,老师看我够说相声的材料,又非收我这个徒弟不可。”表现的人和事处理成“我”所经历的,根据个人感受和情感体验,受内心活动支配,语言的应用和体验找到自我感觉,台词有感而发,说出来的话有行动目的,形象地表现出心理活动反映的思想、感情和神态,行动着的人物语言使表演“活起来”了。

相声语言从塑造人物性格出发,一定要表现行动中的思想感情,表现有形可感的活动神态。民间笑话人物的言语行动直感性格特征,生活中性格化口语化的语言就是活的语言。

矛盾冲突搞笑的表现方式

民间笑话以矛盾冲突作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如《热衣》改编的《日遭三险》,表现性急、性缓和爱占小便宜的人,揭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县官贪婪导致矛盾冲突,咎由自取。《被贼》改编的《贼说话》,“贼喊捉贼”表现人物与环境的不协调冲突。《问路》《喋面》《兄弟认匾》改编的《三近视》,通过近视同有形物体的识别冲突构成情节的基础。《夫人属牛》改编的《属牛》,既存在人物与有形、可见的物质冲突,又存在认识上无形的意识冲突。《堂属问答》改编的《知县见巡抚》,语意上的误解,沟通上的差异,两者同时存在又处于矛盾之中,引发了摩擦、对立的认识冲突。《兄弟种田》改编的《怯跟班》,《偷酒》改编的《学徒》,需要与限制形成的对立,表现出不平等、敢于冒犯的利益冲突,人物的表演动作在矛盾冲突中显露性格。

我国最早的一部笑话集《笑林》中《柳官上任》改编的《糊涂县官》,在原笑话的起点上,将甲乙的人物关系变为一个和尚一个老道争辩动武,捐班出身的糊涂县官断案,重新审案时太太在屏风后指点。生活场景、情节设置激化了矛盾冲突,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之间联系、纠葛、冲突的相互关系,出乎意料的有趣,搞笑包袱不断。相声的创作与表演,应该是情节在矛盾中展开,性格在冲突中体现,主题在行动中阐述,包袱在情理中笑谈。

张寿臣老先生讲:“笑从哪来,从矛盾中来,从情理中来。”冲突是种互动行为,两个事物以上的互不相容,引发意识冲突、内心冲突、目标冲突、认识冲突、物质冲突、利益冲突等。生活中的冲突无处不在,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处理,双方产生意见分歧,彼此阐述理由进行辩驳争论,讽刺嘲笑对方必带有一定的攻击性。对于相声的创作与表演,不能表现激烈、严肃、沉重的攻击性冲突,重要的是解决冲突中喜剧性的来源,将客观现实矛盾处理为幽默诙谐的冲突,在艺术反映中表现可笑的行为。

相声表现事物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排斥,常用表现合乎情理的正面,与违反事理规律的反面发生冲突,形成美与丑的对抗。在相关事件的变化进行过程中,对事物的态度和采取的言行,一般是肯定一个,否定一个,肯定的是美,否定的是丑,形成美与丑的冲突。经过夸张变形丑的行为或事态,违背常规的不和谐、不合理、不得当、不得体,在与美的冲突中暴露得更明显。丑在缺陷中表现的自信、不以为丑、自炫为美,或是遮羞包丑、掩饰隐瞒等造成的不协调举动,都会使人感到好笑。

美与丑的对比冲突,是相声最常用的表现手法,相声《规矩论》先做习惯动作的美,再做违反常规扭转变形的丑,形成美与丑的对比,看着可笑。如果逗哏表现丑的同时,捧哏没有对丑的否定力度,感觉不到对美的肯定,美与丑就不能形成对立冲突,感觉到的丑态可厌不可笑。

逗哏、捧哏对事物的理解和处理,当意见产生不一致时,捧、逗两者处于矛盾对立状态,捧哏表演技法的“瞪”和“踹”,无论是怀疑否认,还是打击揭露,都是在冲突中进行,冲突给演员带来了表演动作的机会,思想性格支配下的争执、摩擦、出言不逊产生包袱。

张寿臣老先生在捧、逗的关系处理上曾讲过:“俩人,一个装傻,一个装机灵,俩人背道而驰,说着、说着您就乐啦!”背道而驰即逗哏与捧哏形成对立关系,演员以纯粹趣味性的手法,表现两者间存在的否定、贬低、争辩、抨击等内容,使观众听得入神,笑得畅快。

例如苏文茂、朱相臣先生表演的《论捧逗》,开始介绍相声的表演形式,引出一个话题,形成了捧、逗两者的对立,展开了全篇的矛盾冲突。

甲:曲艺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一段一个内容,一场一个形式。我们这场形式比较简单,也不用什么道具,两个人往这儿一站,就说起来了。虽然是两个人,观众要听,主要得听我。乙:那么我呢?甲:你呀?你只不过是聋子的耳朵乙:怎么讲?甲:配搭儿。娶媳妇打幡儿,跟着凑热闹。乙:这叫什么话呀!对口相声嘛,你是逗的,我是捧的。这场好坏由咱俩人负责。

双方在捧、逗的位置谁重要的观点、看法上进行碰撞,争论中不用严厉的语言斥责攻击对方,而是以娱乐的行动方式表现争执内容,证明各自观点本应分工合作、协调一致的表演,处理为轮换捧、逗相互不配合,来言去语不做顺势相助,存心发难造成对方窘迫的状态惹人发笑,喜剧矛盾冲突找到了适于表现的笑点。

捧、逗对立冲突越发激烈,演员的情绪反应越快,喜剧氛围越浓。马三立、赵佩如表演的《对春联》《三字经》本是文哏节目,开始没几句话两人就处理成对立关系,表演在对立情绪中进行,融会贯通为性格冲突,笑料百出,包袱不断。思想冲突表现出性格冲突,有了对立冲突的行为碰撞,就会有热闹,有包袱,演出效果火爆。

结语

民间笑话的改编是相声的创作途径之一,为相声的创作和表演带来了各种应用和体验;相声演员应学习掌握这些艺术技巧,将生活中的笑话创作成作品,在编织故事、塑造人物、言语行动、性格冲突、包袱运用等方面,学习借鉴前辈们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则相声艺术大有可为。

关于本次算命先生招牌写什么和曾九爷和傻三爷的关系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陈百祥姐夫才是真正的猛人 与谭咏麟关系匪浅,曾帮陈百祥赚亿元

联系我们

Q Q:

微信号: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

微信